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公开 > 科普健教 >

王医生说两腺:乳腺癌患者如何正确喝奶?

发布时间:2021-04-21 10:05:16   来源:定远县总医院   作者:   【关闭窗口

王医生说两腺:乳腺癌患者如何正确喝奶?
 

    经常碰到肿瘤患者在问,“可以喝牛奶吗?”,“我是乳腺癌,牛奶是不是含有激素不能喝?”,“牛奶是不是会促进癌细胞的增长?”。下面我们就来解答下这几个问题。


1、肿瘤患者为什么需要喝牛奶?牛奶会促进癌细胞的生长吗?

    肿瘤细胞本身是一种无限制生长的恶性细胞,具有超常的汲取养分的能力,肿瘤细胞生长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必然会与正常细胞激烈争夺营养,而这场“战争”中肿瘤细胞必定远远胜过正常细胞。

    如果患者不注意营养补充,可能死于恶病质,而肿瘤本身会越长越大,并不会因为身体缺乏营养而使肿瘤缩小。蛋白质是细胞的结构物质,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对机体的修复来说是必须的。奶类是优质蛋白质的一重要来源,也是维生素D和钙的重要来源,牛奶的氨基酸组成与人体类似,能够很好的被人体吸收。

2、肿瘤患者可以喝牛奶吗?牛奶里的激素会有影响吗?

    肿瘤患者不敢喝牛奶基本上都是因为这几个说法:一个是牛奶会致癌,怕它加速肿瘤生长,使病情恶化;另一个是牛奶里含有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牛奶致癌论源自国外的研究观点:“含大量酪蛋白的饲料,可加强黄曲霉素对老鼠的致癌作用”。这一结论是西方以酪蛋白为主的饮食结构为核心的研究。

    对于中国居民来讲,乳制品的摄入量远远没有达到西方流行病学的最高摄入,甚至低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的摄入量每日 300 克,所以不必有这方面顾虑。而且这结论是在黄曲霉素这一重大致癌物的前提下,假如没有黄曲霉素这类致癌物,酪蛋白不会引起大鼠发生癌症。在实验中,酪蛋白是作为唯一的蛋白质来源,在普通人的饮食结构中,这种情况几乎不可能出现。

    研究者坎贝尔教授本人也曾表示,这一研究“并不是说乳制品会致癌”,而是说大量食用乳制品可能对健康有不良作用。即使是酪蛋白,坎贝尔教授也不认为它就会致癌[1]。

    他在专著《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中写道:癌细胞增殖,只在老鼠摄入的酪蛋白“达到或超过身体生长速率所需的蛋白质摄入量时”才会发生。另一部分认为奶牛自身分泌的一 种叫IGF-1的激素样蛋白质,会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人体内本身就含有IGF-1,它对人体血糖控制、生长发育等方面有重要作用[2]。

    牛奶中IGF-1的含量很低,经过加热后,进入人体内也不再具有生物活性,况且不一定完全被人体消化吸收,一般不会构成健康隐患。



3、乳腺癌患者可以喝牛奶吗?

    一项研究[3]分析了 22 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共涉及 1,566,940 名参与者)和 5 项病例对照研究(33,372 名参与者)。

    该研究发现,和每天低于 400 克的低奶制品摄入相比,高奶制品摄入量(每天 > 600 克)和适度奶制品摄入量(每天400~600 克)与轻度降低患乳腺癌的风险相关(降低幅度分别为 10% 和 6%)。有学者认为,奶制品中的乳清蛋白富含胱氨酸及半胱氨酸,促进抗氧化物谷胱甘肽的合成,促进致癌物质的排出;同时奶类中的乳铁蛋白也能发挥抑制肿瘤的作用[4]。乳腺癌患者最担心的激素超标问题。我国奶牛养殖多为小规模或散户型,奶牛品种、饲料等问题都比较难全面监控。市售的牛奶多数是釆用巴氏灭菌法消毒,而这种消毒法并不能彻底清除这些激素。不过大家并不需要过于担忧,因为牛奶及奶制品经吸收入血并发挥作用的雌激素类物质与体内生产的雌激素量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小结:依靠目前的研究数据来看不能说牛奶和乳制品是导致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因此,乳腺癌患者是可以适量喝牛奶的,牛奶和奶制品控制在每日200--300ml。但要注意从正规渠道购买正规品牌的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