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院荣誉榜
总院荣誉榜
中医:在玄妙中书写生命的奇迹
中医是一种源远流长的医疗体系,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和传承,有着西医无可替代的诊疗方法。它那看似玄妙的诊疗方式,常常在生死边缘、病痛缠身之际,创造出令人惊叹的奇迹。我身旁发生的那些与中医有关的故事,便是对中医神奇魅力的最好诠释。
大舅的人生和中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六十多年前,年仅十八岁的大舅身上莫名地出现了很多青紫的斑痕。本地医院只说看不了,要到大医院去看。外公带着大舅辗转求医,先是来到滁州医院,然而医生们却无奈地摇头,表示无能为力;随后又奔赴南京,得到的却是更为残酷的宣判——无药可医,治疗下去最终只会是人财两空,让家人带大舅回家听天由命。
在那个绝望的时刻,外公想起了莫逆之交的中医蒋先生(老中医蒋立基,其医术在《定远县志》中都有记载)。外公怀着一丝希望,找到了蒋先生,恳请他为大舅治疗,哪怕最后治不好,也绝无半句怨言。蒋先生医者仁心,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年纪轻轻的小伙子就这样在家等死。去南京看病时,家里仅有的积蓄只有十元,东拼西凑凑了三十块,病没治好,钱也花光了。大舅在蒋先生那里治疗已无力支付医药费,而这病蒋先生此前也从未医治过,没有先例可循,他只能边治疗边摸索,尝试用中药挽留这个年轻的生命。
时光在大舅与病魔的抗争中悄然流逝,这一治,就是漫长的两年多。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蒋先生根据大舅身体症状的变化,精心调整着药方。除了内服中药,还有外敷、熏蒸、针灸等多种治疗方式齐头并进。每一次的调整,都凝聚着蒋先生的心血和智慧;每一次的治疗,都是大舅对生的渴望和坚持。终于,奇迹发生了,大舅的病治好了!后来,南京医院听闻此事,还专门前来采访,想要探寻这其中的奥秘。然而,就连蒋先生自己也无法清晰地说出究竟是哪一种方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尝试过的治疗手段太多太多,它们交织在一起,共同谱写了这首生命的赞歌。
或许,这就是中医的玄妙之处。它不像西医那样,有着清晰明确的病理分析和治疗路径,让人明明白白;它更像是一位神秘的智者,在模糊中探寻着生命的密码,在不断尝试中为患者带来生的希望,让人不明就里却又实实在在地活了下来。
而在蒋先生治疗大舅的这两年多时间里,大舅也因祸得福。由于无力支付药费,他便在蒋医生那里帮忙干活来抵扣。大舅家住的岱山群山绵延,山里药材丰富,上山采药售卖是当地百姓重要的生计之一。大舅在帮忙的过程中认识了各种中草药,也逐渐熟悉了各种药材的特性和炮制方法,这无意中成了他后来从事药材生意的契机。若干年后,当年的无奈之举,竟成就了大舅的一番事业。身为农民的大舅,靠着药材生意,不仅供两个儿子上了大学,还帮他们买房、买车、结婚,家里没负一点债。如今,大舅已年近八旬,依然和定远县城几家中药店保持着生意往来,生活过得安稳而富足。
无独有偶,三十年前,小舅妈和小舅刚定亲不久,小舅妈的父亲便病危了。当时,老人已经在地上躺了五天,仍吊着一口气(当地的风俗,人不能死在床上,要在地上铺好稻草被褥,躺在那里咽气)。家里人来人往,二十四小时守着就等咽气办丧事,这让亲友家人都很忧心。
在这焦急的时刻,外公作为儿女亲家,从岱山医院请来了蒋先生。蒋先生一番诊查后,果断地施以针灸。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奇迹就这样发生了,老人竟缓缓地苏醒过来。这本是一件值得欢喜的事情,却也引发了兄弟间的矛盾。原来,为了操办可能到来的丧事,家里购置了不少东西,亲戚朋友来往也有诸多开销,老大先垫付了一千元。如今人没死,菜吃了,孝布等丧事用品又不能退,老大觉得自己吃亏了。后来,经过亲戚的调解,三兄弟把这一千元的开销平均分摊,这才皆大欢喜。
更让人感慨的是,前几年外公去世时,小舅妈的父亲竟前来为外公送殡。一个原本被认定即将离世的人,如今却来为当年救他的人送行,这仿佛是中医学创造的一个神话,让人不禁对中医的神奇力量肃然起敬。
这些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故事,让我对中医有了更深的认识。曾经的我,对中医了解不多,平时生病时,总觉得打针吊水见效更快。然而,当我亲眼目睹了那神奇的场景后,我的看法彻底改变了。
那次陪朋友到定远总院看病,在蒋宏鹏主任的中医诊疗室里,再次见到了神奇的一幕。两个人搀着一位患者缓缓走进诊室,那位患者佝偻着腰,弯腰程度超过90度,每挪动一步都显得十分艰难。一番细致的诊查后,蒋主任让患者自己站立,然后熟练地拿起一根银针,从患者的大拇指处横扎进去,边扎边捻针尾,接着换另一只手进行同样的操作。突然,患者发出惊奇的呼声:“哎,哎,不疼了,不疼了!”一边说着,一边激动地跺脚。原本像虾米一样弓着的腰,竟慢慢地挺了起来。走的时候,那位患者是自己走出去的,虽然还颤颤巍巍地驼着背,但状态与进诊室时相比,已然判若两人。后来知道,蒋主任就是岱山那位老蒋先生的孙子。
我深受妇科疾病困扰多年,尝试过很多方式却效果甚微。因为见到了中医的神奇,便请蒋主任帮我用中药调理,喝了一个多月的中药,所有症状都消失了,至今没有复发过。蒋主任的父亲也是位受人敬仰的老中医,他们家算得上是中医世家了。
我身边这些事情足以证明,中医在那看似玄妙的背后,隐藏着的是千年传承的智慧和对生命的敬畏与呵护。它就像一座宝藏,等待着我们去深入挖掘,感受它玄妙的魅力与价值。
作者 | 王芳
初审 | 鲁 静
审核 | 陈 娟
审签 | 杨 华
大舅的人生和中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六十多年前,年仅十八岁的大舅身上莫名地出现了很多青紫的斑痕。本地医院只说看不了,要到大医院去看。外公带着大舅辗转求医,先是来到滁州医院,然而医生们却无奈地摇头,表示无能为力;随后又奔赴南京,得到的却是更为残酷的宣判——无药可医,治疗下去最终只会是人财两空,让家人带大舅回家听天由命。
在那个绝望的时刻,外公想起了莫逆之交的中医蒋先生(老中医蒋立基,其医术在《定远县志》中都有记载)。外公怀着一丝希望,找到了蒋先生,恳请他为大舅治疗,哪怕最后治不好,也绝无半句怨言。蒋先生医者仁心,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年纪轻轻的小伙子就这样在家等死。去南京看病时,家里仅有的积蓄只有十元,东拼西凑凑了三十块,病没治好,钱也花光了。大舅在蒋先生那里治疗已无力支付医药费,而这病蒋先生此前也从未医治过,没有先例可循,他只能边治疗边摸索,尝试用中药挽留这个年轻的生命。
时光在大舅与病魔的抗争中悄然流逝,这一治,就是漫长的两年多。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蒋先生根据大舅身体症状的变化,精心调整着药方。除了内服中药,还有外敷、熏蒸、针灸等多种治疗方式齐头并进。每一次的调整,都凝聚着蒋先生的心血和智慧;每一次的治疗,都是大舅对生的渴望和坚持。终于,奇迹发生了,大舅的病治好了!后来,南京医院听闻此事,还专门前来采访,想要探寻这其中的奥秘。然而,就连蒋先生自己也无法清晰地说出究竟是哪一种方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尝试过的治疗手段太多太多,它们交织在一起,共同谱写了这首生命的赞歌。
或许,这就是中医的玄妙之处。它不像西医那样,有着清晰明确的病理分析和治疗路径,让人明明白白;它更像是一位神秘的智者,在模糊中探寻着生命的密码,在不断尝试中为患者带来生的希望,让人不明就里却又实实在在地活了下来。
而在蒋先生治疗大舅的这两年多时间里,大舅也因祸得福。由于无力支付药费,他便在蒋医生那里帮忙干活来抵扣。大舅家住的岱山群山绵延,山里药材丰富,上山采药售卖是当地百姓重要的生计之一。大舅在帮忙的过程中认识了各种中草药,也逐渐熟悉了各种药材的特性和炮制方法,这无意中成了他后来从事药材生意的契机。若干年后,当年的无奈之举,竟成就了大舅的一番事业。身为农民的大舅,靠着药材生意,不仅供两个儿子上了大学,还帮他们买房、买车、结婚,家里没负一点债。如今,大舅已年近八旬,依然和定远县城几家中药店保持着生意往来,生活过得安稳而富足。
无独有偶,三十年前,小舅妈和小舅刚定亲不久,小舅妈的父亲便病危了。当时,老人已经在地上躺了五天,仍吊着一口气(当地的风俗,人不能死在床上,要在地上铺好稻草被褥,躺在那里咽气)。家里人来人往,二十四小时守着就等咽气办丧事,这让亲友家人都很忧心。
在这焦急的时刻,外公作为儿女亲家,从岱山医院请来了蒋先生。蒋先生一番诊查后,果断地施以针灸。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奇迹就这样发生了,老人竟缓缓地苏醒过来。这本是一件值得欢喜的事情,却也引发了兄弟间的矛盾。原来,为了操办可能到来的丧事,家里购置了不少东西,亲戚朋友来往也有诸多开销,老大先垫付了一千元。如今人没死,菜吃了,孝布等丧事用品又不能退,老大觉得自己吃亏了。后来,经过亲戚的调解,三兄弟把这一千元的开销平均分摊,这才皆大欢喜。
更让人感慨的是,前几年外公去世时,小舅妈的父亲竟前来为外公送殡。一个原本被认定即将离世的人,如今却来为当年救他的人送行,这仿佛是中医学创造的一个神话,让人不禁对中医的神奇力量肃然起敬。
这些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故事,让我对中医有了更深的认识。曾经的我,对中医了解不多,平时生病时,总觉得打针吊水见效更快。然而,当我亲眼目睹了那神奇的场景后,我的看法彻底改变了。
那次陪朋友到定远总院看病,在蒋宏鹏主任的中医诊疗室里,再次见到了神奇的一幕。两个人搀着一位患者缓缓走进诊室,那位患者佝偻着腰,弯腰程度超过90度,每挪动一步都显得十分艰难。一番细致的诊查后,蒋主任让患者自己站立,然后熟练地拿起一根银针,从患者的大拇指处横扎进去,边扎边捻针尾,接着换另一只手进行同样的操作。突然,患者发出惊奇的呼声:“哎,哎,不疼了,不疼了!”一边说着,一边激动地跺脚。原本像虾米一样弓着的腰,竟慢慢地挺了起来。走的时候,那位患者是自己走出去的,虽然还颤颤巍巍地驼着背,但状态与进诊室时相比,已然判若两人。后来知道,蒋主任就是岱山那位老蒋先生的孙子。
我深受妇科疾病困扰多年,尝试过很多方式却效果甚微。因为见到了中医的神奇,便请蒋主任帮我用中药调理,喝了一个多月的中药,所有症状都消失了,至今没有复发过。蒋主任的父亲也是位受人敬仰的老中医,他们家算得上是中医世家了。
我身边这些事情足以证明,中医在那看似玄妙的背后,隐藏着的是千年传承的智慧和对生命的敬畏与呵护。它就像一座宝藏,等待着我们去深入挖掘,感受它玄妙的魅力与价值。
作者 | 王芳
初审 | 鲁 静
审核 | 陈 娟
审签 | 杨 华
2025-07-17 16:14:33
浏览人次: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