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信息
肿瘤内科二病区成功开展首例胃左动脉灌注化疗术,开启肿瘤治疗新篇章
这作为我院首例胃左动脉灌注化疗术,其意义非凡,价值不仅体现在“技术突破”这一表面,更能从患者获益、学科发展、诊疗能力升级等多个维度释放显著优势:
1.疗效更聚焦:相比全身化疗,药物通过胃左动脉直接输送至肿瘤供血核心区,局部药物浓度可达到全身化疗的数倍乃至十倍以上,能更高效地杀灭肿瘤细胞,尤其适合局部进展期胃癌(如肿瘤较大、侵犯较深但未全身转移)或术后局部复发的患者,有望缩小肿瘤、控制病灶进展,为后续手术切除(“降期转化”)或长期控制病情创造条件。
2.副作用更可控:减少药物经全身血液循环的扩散,对骨髓(如白细胞降低)、消化道(如严重恶心呕吐)、肝肾功能等全身器官的毒性反应显著减轻,患者治疗期间的“痛苦感”降低,能更好地维持体力和生活质量,甚至可在门诊完成部分周期的治疗,无需长期住院。
1.标志介入科与肿瘤科的协同能力升级:该手术需介入科(血管穿刺、导管定位)、肿瘤科(化疗方案制定、患者病情评估)、影像科(DSA/CT引导定位)、麻醉科(术中安全保障)等多科室紧密配合,首例成功直接证明了我院多学科协作(MDT)团队的实战能力,为后续开展更复杂的肿瘤介入手术(如其他脏器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奠定协作基础。
2.积累本土化临床数据:此前国内该技术的经验多来自大型三甲医院或文献报道,首例手术的成功让我院开始积累“本地患者”的诊疗数据——包括不同病理类型胃癌的药物剂量适配、本地患者的耐受度特点、术后并发症(如穿刺点出血、动脉痉挛)的预防处理等,这些本土化的经验能为后续同类患者制定更贴合本地实际的方案,避免“照搬外部经验”的问题。
3.推动学科技术梯队建设:手术过程中,我科室医生、护士可通过跟台学习掌握血管穿刺、导管操作、术中监护等核心技能,首例成功也能激发团队积极性,为学科培养“肿瘤介入方向”的专业人才,逐步形成技术梯队。
这例手术的成功,不仅仅是“完成一台手术”这么简单,它是我院在肿瘤治疗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为患者带来了更有效的治疗方案,为学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提升我院整体诊疗能力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我们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经验的持续积累,我院在肿瘤治疗方面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为更多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